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陼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陼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zhǔ

阜 部 17画 正文・戌集中

正文・戌集中

阜部

17画

U+967C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章與切;《集韻》、《韻會》:掌與切,𡘋音煮。爾雅・釋水》:小洲曰陼,小陼曰沚。〈越語〉:鼁黽之與同「陼」。楚辭・九章》:朝發枉陼兮,夕宿辰陽。司馬相如〈子虛賦〉:且齊東陼巨海。【註】東有大海之陼。揚雄〈反離騷〉:鳳凰翔於蓬陼。【註】蓬萊之陼在海中。

又,丘名。爾雅・釋丘》:如渚者,陼丘。

又,《唐韻》:當古切;《集韻》:董五切,𡘋音賭。說文》:水中高者也。

又,《集韻》同「堵」,垣也。詳土部堵字註。

又,《集韻》:同都切,音徒 —— 本作䣝。詳邑部䣝字註。

康熙字典注解

〔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阜部

〔陼〕字拼音是zhǔ,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者

〔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ǔ] ⑴ 古同“渚”,水中小洲。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