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阯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阯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zhǐ

阜 部 12画 正文・戌集中

正文・戌集中

阜部

12画

U+962F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諸市切;《正韻》:諸氏切,𡘋音止。說文》:基也。史記・封禪書》:石關者,在太山下阯南方。前漢・疏廣傳》:頗立產業基阯。

又,《釋名》:水出其前曰阯丘。阯,基阯也,言所出然。

說文》:阯,或作址。

又,交阯,漢郡名。前漢・武帝紀》:合浦交阯。後漢・南蠻傳》: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阯。正字通》亦作趾。

康熙字典注解

〔阯〕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阜部

〔阯〕字拼音是zhǐ,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止

〔阯〕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ǐ] ⑴ 同“址”。⑵ 水中的小块陆地。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