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戸經切;《韻會》:乎經切,𡘋音形。《說文》:似鍾而頸長。从金,幵聲 —— 一曰酒器。
又,《集韻》:經天切,音堅 —— 人名。《荀子・非十二子篇》:是墨翟、宋銒也。
又,《集韻》與鉶通。詳鉶字註。
义《集韻》或作㼛、𤭓、𦈨。
康熙字典注解
〔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銒〕字拼音是xí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幵。
〔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íng] ⑴ 古代的一种酒器,似钟,颈长。⑵ 古通“鉶”,古代盛羹的器皿。⑶ 古同“鋞”,温器。⑷ 古代称井陘山为“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