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遽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遽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辵 部 20画 正文・酉集下

正文・酉集下

辵部

20画,

U+907D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集韻》、《韻會》:其據切;《等韻》:巨御切,𡘋音詎。玉篇》:急也、疾也、卒也。禮・儒行》:遞數之,不能終其物。左傳・僖二十四年》:公遽見之。後漢・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又,《廣韻》:戰慄也。集韻》:窘也、懼也。左傳・襄三十一年》:豈不遽止。【註】遽,畏懼也。楚辭・九章》:駭遽以離心兮。【註】言意中驚駭,逐離己心也。

又,《說文》:傳也、驛車也。禮・玉藻》:士曰傳遽之臣。【註】士位𤰞,供車馬之役,故自稱傳遽。左傳・僖三十三年》:且使遽吿于鄭。【註】傳車,卽驛遞也。

又,《集韻》:求於切,音渠 —— 麥也。

又,姓。

又,《正韻》:魯遽,人名。

又,《集韻》:權俱切,音劬 —— 義同。

康熙字典注解

〔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辵部

〔遽〕字拼音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辶、豦,五行属

〔遽〕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辵( chuò ),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是送信的快车或快马。

〔遽〕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ù] ⑴ 急,仓猝⑵ 惊惧、慌张⑶ 古代报信的快马或驿车⑷ 遂,就:“塘有万穴,塞其一,鱼何~无由出?”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