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筥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筥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竹 部 13画 正文・未集上

正文・未集上

竹部

13画

U+7B65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正韻》:居許切;《集韻》、《韻會》:苟許切,𡘋音舉 —— 盛米器也。詩・召南》:維筐及筥。周禮・地官》:賔客共其禮,車米筥米芻禾。三禮圖》:筥圓,受五升。詩傳》:方曰筐,圓曰筥。

又,刈稻聚把,亦名爲筥。儀禮・聘禮》:四秉曰筥,四筥曰稯。【註】秉謂刈禾盈手之秉。筥,穧名也,若今萊陽之閒,刈稻聚把有名爲筥者。

又,《集韻》:兩舉切,音呂 —— 飯器。說文》:䈰也。同「𥰠」。

康熙字典注解

〔筥〕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筥〕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呂

〔筥〕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ǔ] ⑴ 盛物的圆形竹筐:“于以盛之,维筐及~。”⑵ 箱。⑶ 量词,禾四把。⑷ 姓。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