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踧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踧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足 部 15画 正文・酉集中

正文・酉集中

足部

15画

U+8E27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𡘋音狄。說文》:行平易也。詩・小雅》:踧踧周道。【傳】踧踧,平易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𡘋子六切,音蹴 —— 踧踖,行而謹敬也。互詳踖字註。類篇》:或省作𨀚

又,與蹙同。後漢・陳蕃傳》:黃門從官騶蹋踧蕃。揚子《法言》:或人踧爾。木華〈海賦〉:噏波則洪漣踧縮。

康熙字典注解

〔踧〕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足部

〔踧〕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𧾷、叔

〔踧〕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足,叔声。本义是踧 踧( dídí。

〔踧〕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ù] ⑴ 古通“蹙”(a.困窘;b.皱)。⑵ 跃:“马能一~致千里。”⑶ 〔~踖〕恭敬小心的样子。⑷ 〔~尔〕惊惧不安。⑸ 古通“蹴”,踢:“黄门从官驺蹋~蕃。”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