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蔟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蔟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艸 部 17画 正文・申集上

正文・申集上

艸部

17画,

U+851F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韻會》、《正韻𡘋千木切,音簇。說文》:行蓐。晉書・左貴𡣕》:修成蔟,分繭理絲。

又,巢也。周禮・秋官》蜇蔟氏。【註】鄭司農云:蔟讀爲爵蔟之蔟,謂巢也。

又,《韻會》與簇同,聚也、攢也。

又,《廣韻》:倉奏切;《集韻》:千𠋫切,𡘋音湊 —— 律名。禮・月令》:律中太蔟。【註】太蔟,言陽氣大蔟,達于上也。

又,同「簎」。張衡〈西京賦〉:叉蔟之攙捔。【註】楚角切 —— 同「簎」。

康熙字典注解

〔蔟〕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蔟〕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族,五行属

〔蔟〕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ù] ⑴ 蚕在上面做茧的东西,通常用稻草做成⑵ 古同“簇”,丛聚。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