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訖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訖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言 部 10画 正文・酉集上

正文・酉集上

言部

10画

U+8A16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居迄切;《集韻》、《韻會》:居乙切,𡘋音䰴。說文》:止也。【徐曰】言所止也。玉篇》:畢也。增韻》:終也、了也。字彙》:盡也。書・呂𠛬》:典獄非訖于威,惟訖于富。【疏】訖是盡也,故傳以訖爲絕。榖梁傳・僖九年》:毋訖糴。【註】訖,止也,謂貯粟。

又,竟也。前漢・王莽傳》:劉歆訖不吿。【師古註】訖,竟也。

又,《史記・司馬貞三皇紀》:《春秋緯》稱:自開闢至獲麟,分爲十紀,十曰流訖紀。

又,《集韻》:許訖切,音肸 —— 與迄同。爾雅・釋詁》:至也。尚書・孔序》:自唐虞以下訖于周。前漢・成帝詔》:訖今不改。

說文》本作𧥷

康熙字典注解

〔訖〕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訖〕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乞

〔訖〕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ì] ⑴ 见“讫”。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