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蕪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蕪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艸 部 18画 正文・申集上

正文・申集上

艸部

18画

U+856A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𡘋音無。說文》:薉也。楚辭・離騷》:哀衆草之蕪穢。

又,《爾雅・釋草》:苞,蕪茂。【註】蕪,豐也。

又,逋也。楚辭・哀郢》:孰兩東門之可蕪。

又,《小爾雅》:草也。

又,地名。鮑昭〔即鮑照〕〈蕪城賦〉〔註〕:廣陵故城也。

又,湖名。前漢・地理志》:丹陽郡蕪湖。

又,與廡通。書・洪範》:庶草蕃廡。

康熙字典注解

〔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蕪〕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無

〔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wú] ⑴ 田地荒废。《老子》第五十三章:“田甚蕪,倉甚虚。”⑵ 丛生的草。《小爾雅•廣言》:“蕪,草也。”⑶ 繁杂。《晋書•王隱傳》:“隱雖好著述,而文辞都拙,蕪舛不倫。”⑷ 姓。《萬姓統譜•虞韻》:“蕪,本朝蕪恕,平山人,宣德中任江陰大使。” [w] ⑴ 丰盛。《爾雅•釋詁上》:“蕪,豐也。”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