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蕨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蕨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jué

艸 部 18画 正文・申集上

正文・申集上

艸部

18画,

U+8568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韻會》、《正韻𡘋居月切,音厥。玉篇》:菜也。爾雅・釋草》:蕨,龞。【郭註】初生無葉可食。詩・召南》:言采其蕨。【疏】周秦曰蕨,齊魯曰鼈,俗云其初生似鼈脚,故名。𡌨》:蕨初生,狀如雀足之拳,又如人足之蹶,故名焉。

又,《爾雅・釋草》:菱,蕨攗。【疏】蔆,一名蕨攗,今水中芰,俗云菱角是也。

康熙字典注解

〔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蕨〕字拼音是jué,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厥,五行属

〔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ué] ⑴ 〔~类植物〕植物的一大类,草本,很少木本,有根、茎和叶,用孢子繁殖,生长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地带,如“蕨”、“石松”等。⑵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长。嫩叶可食,根茎可制淀粉,其纤维可制绳缆,耐水。全株入药。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