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芾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芾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艸 部 10画 正文・申集上

正文・申集上

艸部

10画

U+82BE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韻會》、《正韻𡘋方味切,音沸。詩・召南》:蔽芾甘棠。【傳】蔽芾,小貌。

又,布蓋切,音貝 —— 義同。

又,《廣韻》:分物切,音弗 —— 草木翳薈也。博雅》:芾芾,茂也。

又,《韻畧》與韍同。詩・曹風》:彼其之子,三百赤芾。【傳】芾,韠也。〈小雅〉:朱芾斯皇。

康熙字典注解

〔芾〕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芾〕字是多音字,拼音是fèi、fú,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巿

〔芾〕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fèi] ⑴ 〔蔽~〕形容枝叶幼小。⑵ 姓。 [fú] ⑴ 草木茂盛。⑵ 通“韍”。古代礼服上的蔽膝。⑶ 通“黻”。宋代书画家米芾,也作米黻。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