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聾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聾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耳 部 22画 正文・未集中

正文・未集中

耳部

22画

U+807E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盧紅切;《集韻》、《正韻》:盧東切,𡘋音籠。說文》:無聞也。釋名》:籠也 —— 如在蒙籠之內不可察也。左傳・僖二十六年》:耳不聽五聲之和曰聾。又,〈宣十四年〉:鄭昭、宋聾。【註】聾,闇也。禮・王制》:瘖、聾、跛躃、斷者。【疏】聾謂耳不聞聲。

又,葱聾,獸名。山海經》:符禺之山,其獸多蔥聾,其狀如羊而赤鬛。【註】葱聾,如羊,黑首,赤鬛。

又,《韻補》叶盧黃切,音郎。易林》:遠視無光,不知靑黃;黈纊塞耳,使君闇聾。

康熙字典注解

〔聾〕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耳部

〔聾〕字拼音是ló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龍、耳

〔聾〕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óng] ⑴ 见“聋”。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