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力中切;《集韻》、《韻會》、《正韻》:良中切,𡘋音隆。《說文》:罷病也。《正韻》:老也。《前漢・高帝紀》:年老癃病勿遣。《後漢・光武紀》:高年、鰥、寡、孤、獨及篤癃、無家屬,貧不能自存者,如律。【註】癃,病也。
义又,《正字通》:梵言優樓頻螺,此云木瓜癃,胷前有癃如木瓜故。
义《類篇》或作𤵸,亦作𤸇。
康熙字典注解
〔癃〕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癃〕字拼音是lóng,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隆,五行属火。
〔癃〕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óng] ⑴ 〔~闭〕中医指小便不通或淋沥点滴而出。⑵ 旧指年老衰弱多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