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房連切;《集韻》:毗連切,𡘋音𨂯。《說文》:交枲也。一曰緁衣也。《廣韻》:縫也。
又,《集韻》:蒲眠切,音編 —— 義同。
又,《廣韻》:方典切;《集韻》:補典切,𡘋音匾 —— 褰裳。亦作𦄒。
康熙字典注解
〔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緶〕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iàn、piá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便。
〔緶〕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iàn] ⑴ 把麻、草等编成辫子状。《説文•糸部》:“緶,交枲也。”㈡ [pián] ⑴ 用针缝合,或指把两条边对合缝起来。《説文•糸部》:“緶,緁衣也。”《玉篇•糸部》:“緶,縫衣也。”㈢ [biăn] ⑴ 提起衣服。《集韻•銑韻》:“緶,褰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