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緱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緱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gōu

糸 部 15画 正文・未集中

正文・未集中

糸部

15画

U+7DF1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古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𡘋音鉤。說文》:刀劒緱也。史記・孟嘗君傳》:馮先生甚貧,猶有一劒耳。又,蒯緱。【註】蒯草名緱,謂把劒之物。言其劒無物可𧚌,但以蒯繩纏之,故云蒯緱。

又,《集韻》:墟侯切,音摳 —— 緱氏,地名。戰國策》:轅緱氏之口。【註】緱氏,以山爲名。前漢・武帝紀》:將幸緱氏。【註】河南縣也。

又,姓。〈孝子傳〉:陳留緱氏女。

康熙字典注解

〔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緱〕字拼音是gō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侯

〔緱〕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ōu] ⑴ 刀劍等柄上所纏的繩。⑵ 姓。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