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緰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緰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糸 部 15画 正文・未集中

正文・未集中

糸部

15画

U+7DF0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度侯切;《集韻》:徒侯切,𡘋音投。說文》:緰貲,布也。急就篇》〔註〕:緰㠿,緆布之尤精者。

又,《廣韻》:相兪切;《集韻》:詢趨切,𡘋音須 —— 彩緰色也。類篇》:繻,或从兪。

又,人名。公羊傳・隱二年》:紀履緰來逆女。【釋文】履緰,左氏爲裂繻。

又,《集韻》:容朱切,音兪 —— 㡏,或从糸,裂繒也。

又,《集韻》:餘招切,音遙 —— 帛也。

康熙字典注解

〔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緰〕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ōu、xū、sh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俞

〔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ōu] ⑴ 古代一种精美的细布。亦作“緰貲”、“緰此”。 [xū] ⑴ 帛。⑵ 古同“繻”,彩色丝织品。⑶ 紫红色。 [shū] ⑴ 裁裂缯帛的正幅。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