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簭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簭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shì

竹 部 18画 正文・未集上

正文・未集上

竹部

18画

U+7C2D

康熙字典原文

字彙補》與筮同。周禮・春官》:簭人,中士二人。【註】問蓍曰筮,其占《》。又,簭人,掌三《》以辨九簭之名,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九簭之名,一曰巫更、二曰巫咸、三曰巫式、四曰巫目、五曰巫易、六曰巫比、七曰巫祠、八曰巫參、九曰巫環,以辨吉凶。【註】此九巫皆當爲筮之誤。

又,噬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凡攫閷援簭之類。【註】簭者,以口噬物而食也。

康熙字典注解

〔簭〕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簭〕字拼音是shì,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筮、㕣

〔簭〕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ì] ⑴ 古同“噬”,咬。⑵ 古同“筮”。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