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篰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篰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竹 部 17画 正文・未集上

正文・未集上

竹部

17画,

U+7BF0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蒲口切;《集韻》:薄口切,𡘋音部 —— 牘也。博雅》:𥲈䈠也,滿而易援也。卽今俗呼竹莊之類,可以𥳑牘,蓋細篾簏也。

又,《集韻》:普后切,音剖 —— 義同。

或作𥰵

康熙字典注解

〔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篰〕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部,五行属

〔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ù] ⑴ 簡冊,簡牘。《説文•竹部》:“篰,𥲈爰也。”《玉篇•竹部》:“篰,竹牘也。”⑵ 竹簍。《六書故•植物三》:“篰,籃類。”⑶ 量詞。宋蘇軾《與滕達道書》:“鰒魚三百枚,黑金碁子一副,天麻煎一篰,聊為土物。”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