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笳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笳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jiā

竹 部 11画 正文・未集上

正文・未集上

竹部

11画,

U+7B33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𡘋音嘉。廣韻》:笳簫。史記・樂書》:胡笳似觱栗而無孔,後世鹵簿用之,伯陽避入西戎所作,卷蘆葉吹之也。韻會小補》:大胡笳十八拍,號沈家聲;小胡笳十九拍,號祝家聲。

又,叶居何切。夏侯湛〈笳賦〉:南閭兮拊掌,北園兮鳴笳;鳴笳兮協節,分唱兮相和。

篇海》亦作䈔。

康熙字典注解

〔笳〕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笳〕字拼音是jiā,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加,五行属

〔笳〕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竹,加声。本义是胡笳。

〔笳〕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iā] ⑴ 〔胡~〕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