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笪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笪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竹 部 11画 正文・未集上

正文・未集上

竹部

11画,

U+7B2A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多旱切;《集韻》:黨旱切,𡘋音亶。博雅》:擊也。亦姓。

又,《集韻》:得案切,音旦 —— 筥也。一曰答也。一曰筕篖,似籧篨,直文而麤者,江東呼爲笪,斜文爲䉬。

又,《廣韻》、《集韻》、《正韻𡘋當割切,音妲 —— 笞也。一曰覆舟簟。

又,《廣韻》:都達切;《集韻》:他達切,𡘋音闥。南部新書》:盧文進出獵,忽天暗星見,士人謂之笪。

又,地名。明一統志》:諸曁有鳥笪山。

康熙字典注解

〔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笪〕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旦,五行属

〔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á] ⑴ 一种用粗竹篾编成的像席的东西,晾晒粮食用。⑵ 牵船索。⑶ 姓。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