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礐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礐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石 部 18画 正文・午集下

正文・午集下

石部

18画

U+7910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苦角切;《集韻》、《韻會》:克角切,𡘋音確。爾雅・釋山》:山多大石也。說文》:礐,石聲。

又,《廣韻》:胡覺切,音學。正字通》:礐與嶨通,有卻學二音,兼山多石、石聲二義。字雖有从石、从山之別,然山石一類,《說文》嶨訓山多大石、礐訓石聲,誤分爲二;《集韻》合之,是也。

又,《廣韻》:胡沃切,音鵠。又,胡谷切,音斛 —— 義𡘋同。

又,力摘切,音𥖪 —— 礐硞,水石聲。郭璞〈江賦〉:幽𧯎積岨,礐硞䃕礭。【註】皆水激石,嶮峻不平貌。

又,《集韻》:離宅切,音力 —— 義同。

康熙字典注解

〔礐〕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石部

〔礐〕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uè、hú,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𦥯、石

〔礐〕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uè] ⑴ 疾风激水击石成声。⑵ 山多大石。⑶ 坚硬;坚定:“坚~其志谊。” [hú] ⑴ 玉石。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