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皞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皞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hào

白 部 15画 正文・午集中

正文・午集中

白部

15画

U+769E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正韻》:胡老切;《集韻》:下老切;《韻會》:合老切,𡘋音昊。廣韻》:明也。類篇》:白貌。

又,皞皞,廣大自得之貌。孟子》:王者之民,皞皞如也。

又,太皞,伏羲氏。少皞,金天氏。皆古帝號也。禮・月令》:孟春之月,其帝太皞。季秋之月,其帝少皞。

又,姓。蜀錄》:本出武落鍾離山黑穴中者。

又,通作昊。前漢・鄭崇傳》:皞天罔極。詩・小雅》作昊天。

又,通作顥。前漢・房中歌》〔註〕:韋昭曰:西顥,西方太皞也。

又,通作皓。見皓字註。

集韻》或作皜䯫。廣韻》:从日作皞。六書故》:暤之从白,日之譌也。俗作皡,非。

康熙字典注解

〔皞〕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白部

〔皞〕字拼音是hà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白、皋

〔皞〕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ào] ⑴ 白色:“残霞殿雨,~气入窗扉。”⑵ 古通“昊”,广大:“欲报之德,~天罔极。”⑶ 姓。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