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瑑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瑑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玉 部 14画 正文・午集上

正文・午集上

玉部

14画

U+7451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直戀切;《集韻》、《韻會》、《正韻》:柱戀切,𡘋音傳。說文》:圭璧上起兆瑑也。【徐曰】瑑,謂起爲攏,若篆文之形。周禮・春官・典瑞》:瑑圭璋璧琮。【註】瑑,有圻鄂瑑起。前漢・董仲舒傳》:良玉不瑑。【註】謂瑑琢刻爲文也。

又,《廣韻》:持兗切;《集韻》、《韻會》、《正韻》:柱兗切,𡘋音篆。又,《集韻》:柱允切,音蜳。又,陳尼切,音墀 —— 義𡘋同。

康熙字典注解

〔瑑〕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玉部

〔瑑〕字拼音是zhu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彖

〔瑑〕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玉,彖声。本义是玉器上隆起的雕刻花纹。

〔瑑〕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uàn] ⑴ 玉器上雕刻的凸起的花纹:“~圭璋八寸。”⑵ 在玉器上雕刻凸起的花纹:“臣闻良玉不~,资质润美,不待刻~。”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