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琯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琯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玉 部 13画 正文・午集上

正文・午集上

玉部

13画,

U+742F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古滿切;《集韻》、《韻會》、《正韻》:古緩切,𡘋音䗆。說文》本作管,如箎,六孔,十二月之音,物開地牙,故謂之管。或从玉,古者琯以玉。玉篇》:舜以天德嗣堯,西王母來獻其白琯。集韻》:前零陵文學姓奚,於冷道舜祠下得笙玉琯。夫以玉作音,故神人以和,鳳皇來儀也。

又,《廣韻》、《集韻𡘋古困切,音睔。廣韻》:治金出光也。集韻》:治金玉使瑩曰琯。

又,《集韻》:古丸切,音官 —— 石似玉。

又,《五音集韻》:古患切,音慣 —— 貫玉飾也。

康熙字典注解

〔琯〕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玉部

〔琯〕字拼音是guǎ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官,五行属

〔琯〕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uǎn] ⑴ 古代管乐器,用玉制成,像笛,六孔。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