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棄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棄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木 部 12画 正文・辰集中

正文・辰集中

木部

12画

U+68C4

𢍞,𨓋

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 弃 、 𢍞𨓋

唐韻》:詰利切;《韻會》:磬致切;《正韻》:去冀切,𡘋音器。說文》:捐也。爾雅・釋詁》:忘也。詩・召南》:不我遐棄。禮・冠禮》祝辭:棄爾幼志,順爾成德。

康熙字典注解

〔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棄〕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𠫓、𭩠

〔棄〕字造字法是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個頭向上的嬰孩,三點表示羊水,頭向上表示逆產。中間是隻簸箕 ,下面是兩隻手。合起來表示將不吉利的逆產兒倒掉之意。小篆寫法大同小異。本义是扔掉;拋棄。

〔棄〕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ì] ⑴ 舍去,扔掉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