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斅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斅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攴 部 20画 正文・卯集下

正文・卯集下

攴部

20画

U+6585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胡敎切;《集韻》:後敎切;《韻會》:後學切,𡘋音效。說文》:覺悟也。篆省作學。玉篇》:敎也。書・盤庚》:盤庚斆于民。【傳】敎也。又,〈說命〉:惟斆學半。【傳】敎然後知困,是爲學之半。

又,《集韻》:轄覺切,音學 —— 義同。韻會》:學字,《說文》本作斆,今音效,而學校字但作學。〇【按】《古文尚書》學皆作斆,《隷釋・高彪𥓓》爲斅者宗;又,五十以斆,卽學字。說文》在敎部,今倂入。

康熙字典注解

〔斅〕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下,康熙部首是攴部

〔斅〕字拼音是xià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學、攴

〔斅〕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iào] ⑴ 教导;使觉悟。后作“教”。《説文•教部》:“斆,覺悟也。”《集韻•效韻》:“斅,教也。”《書•説命下》:“惟斆學半。”孔傳:“斆,教也。”南朝齊孔稚珪《答蕭司徒書》:“但在始通道則宜然,斆而學者則未可。”宋歐陽修《與王源叔問古碑字書》:“先生諱壽……以斆學為業。” [xué] ⑴ 学;效法。后作“學”。《説文•教部》:“學,篆文斅省。”《廣韻•效韻》:“斆,學也。”《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此兩人言事曾不能出口,豈數此嗇夫諜諜利口捷給哉?”《大戴禮記•禮察》:“夫用仁義禮樂為天下者,行五六百歲猶存,用法令為天下者,十餘年即亡,是非明斅大驗乎?”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