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斀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斀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攴 部 17画 正文・卯集下

正文・卯集下

攴部

17画

U+6580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𡘋竹角切,音琢。說文》:去隂之𠛬。書曰:劓、刵、斀、黥。〇【按】《書・呂𠛬》今作劓、刵、椓、黥。又,《集韻》:都木切,音啄 —— 義同。

又,《類篇》:朱欲切,音燭 —— 擊也。

又,《集韻》:殊玉切,音蜀 —— 義同。

康熙字典注解

〔斀〕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下,康熙部首是攴部

〔斀〕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uó、zhú,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蜀、攴

〔斀〕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uó] ⑴ 古刑法名,即宫刑。《説文•攴部》:“斀,去陰之刑也。” [zhú] ⑴ 击。《集韻•燭韻》:“斀,擊也。”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