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攸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攸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yōu

攴 部 7画 正文・卯集下

正文・卯集下

攴部

7画,

U+6538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正韻》:夷周切,𡘋音由。說文》作𭣢,行水也。【註】攴,入水所仗也。秦刻石〈嶧山文〉𭣢字作𣲏孟子》:攸然而逝。【趙註】攸然迅走,趣水深處也。

又,《爾雅・釋言》:攸,所也。易・坤卦》:君子攸行。詩・大雅》:爲韓姞相攸。【註】擇可嫁之所也。

又,《左傳・哀三年》:鬱攸從之。【註】鬱攸,火氣也。

又,《前漢・敘傳》:攸攸外㝢。【註】攸攸,遠貌。

又,語助詞。書・洪範》:彝倫攸敘。詩・大雅》:四方攸同。

又,《集韻》:以九切,音酉。左傳・昭十三年》:湫乎攸乎。【註】攸,懸危貌。

又,姓。急就篇》:北燕有攸邁。

康熙字典注解

〔攸〕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下,康熙部首是攴部

〔攸〕字拼音是yō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攵,五行属

〔攸〕字造字法是会意。从攴( pū ),从人水省。表示人扶杖走水路。本义是水流的样子。

〔攸〕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ōu] ⑴ 所⑵ 疾走的样子⑶ 水流的样子⑷ 文言语助词,无义:“四方~同”。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