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及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及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又 部 4画 正文・子集下

正文・子集下

又部

4画,

U+53CA

𢎜,𨕤

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 𢎜𨕤

唐韻》:其立切;《集韻》、《韻會》:極入切;《正韻》:忌立切,𡘋琴入聲。說文》:逮也,从又、从人。【徐曰】及,捕人也,會意。廣韻》:至也。

又,《韻會》:旁及,覃被也。詩・大雅》:覃及鬼方。〈周頌〉:燕及皇天。

又,《增韻》:連累也。左傳・隱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

又,兼與之辭。左傳・宣七年》:與謀曰及。

又,《後漢・黨錮傳》:張儉等八人爲八及,言能導人追宗也。

又,《韻補》叶極業切。詩・大雅》:征夫捷捷,每懷靡及。

康熙字典注解

〔及〕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又部

〔及〕字拼音是,独体字,可拆字为󰉺、又,五行属

〔及〕字造字法是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是追赶上,抓住。

〔及〕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í] ⑴ 从后头跟上⑵ 达到⑶ 趁着,乘⑷ 连词,和,跟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