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厷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厷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厶 部 4画 正文・子集下

正文・子集下

厶部

4画

U+53B7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集韻》、《韻會𡘋姑弘切 —— 肱本字。說文》:臂上也。前漢・王莽傳》:月𠛬元股考方法矩,日德元厷考圜合規。【註】晉灼曰:厷,圜也;厷,古肱字。

康熙字典注解

〔厷〕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厶部

〔厷〕字是多音字,拼音是gōng、hóng,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𠂇、厶

〔厷〕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ōng] ⑴ 同“肱”。《説文•又部》:“厷,臂上也。从又,从古文厶。厶,古文厷,象形。肱,厷或从肉。”《漢書•王莽傳中》:“日德元厷右,司徒典致文瑞,考圜合規。”顔師古注:“厷,古肱字。”《敦煌變文集•前漢劉家太子傳》:“漢哀帝愛賢,與之日卧於殿上,以手厷枕賢頭。” [hóng] ⑴ 同“宏”。大通。《集韻•耕韻》:“厷,大通也。通作宏。”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