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勺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勺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勹 部 3画 正文・子集下

正文・子集下

勹部

3画,

U+52FA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之灼切;《集韻》、《韻會》、《正韻》:職略切,𡘋音灼。說文》:挹取也,象形,中有實。【徐曰】按,《禮記》:一勺水之多,言少也。

又,《廣韻》:周公樂名。儀禮・燕禮》:若舞則勺。【註】勺,頌篇吿成,大武之樂歌也。前漢・禮樂志》:周公作勺,言能勺先祖之道也。

集韻》或作汋。

又,通作酌。前漢・禮樂志・郊祀歌》:勺椒漿。【註】師古曰:勺,讀曰酌。

又,《唐韻》:巿若切;《集韻》:實若切;《韻會》:是若切;《正韻》:裳灼切,𡘋音芍。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爲飮器,勺一升。【註】勺,尊升也。儀禮・士冠禮》:勺觶角柶。【註】勺,所以㪺酒也。

玉篇》亦作杓。

又,《韻會》:長勺,魯地名。

康熙字典注解

〔勺〕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勹部

〔勺〕字拼音是sháo,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勹、丶,五行属

〔勺〕字造字法是象形。本义是古代舀酒器。

〔勺〕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áo] ⑴ 一种有柄的可以舀取东西的器具⑵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百分之一。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