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凔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凔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冫 部 12画 正文・子集下

正文・子集下

冫部

12画

U+51D4

𠖸

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 𠖸

唐韻》:初亮切;《集韻》、《韻會》:楚亮切;《正韻》:楚浪切,𡘋音創。說文》:寒也。从仌,倉聲。逸周書》:天地之閒有凔熱,用其道者終無竭。前漢・枚乗傳》:欲湯之凔,一人吹之,百人揚之,無益也。列子・湯問篇》:日初出則凔凔凉凉。

又,《唐韻》、《集韻𡘋千剛切,音蒼 —— 義同。一曰水名。亦州名。

又,《集韻》:楚耕切,音琤 —— 冷貌。

康熙字典注解

〔凔〕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冫部

〔凔〕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huàng、cā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冫、倉

〔凔〕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uàng] ⑴ 冷。寒。 [cāng] ⑴ 义同 chuàng。⑵ 水名。同“滄”。⑶ 州名。同“滄”。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