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䧴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䧴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zhī

隹 部 12画 正文・戌集中

正文・戌集中

隹部

12画

U+49F4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𡘋章移切,音支。說文》:鳥也。从隹,支聲。

又,《集韻》或作鳷。玉篇》:武帝造鳷鵲觀,在雲陽。司馬相如〈上林賦〉:過䧴鵲。【註】徐廣曰:甘泉宮觀名。韻會》:通作枝。

又,《說文》:一曰䧴度。韻會》:猶今言度支也。

康熙字典注解

〔䧴〕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隹部

〔䧴〕字拼音是zh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支、隹

〔䧴〕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ī] ⑴ 鸟名。《説文•隹部》:“䧴,鳥也。《廣韻•寘韻》:“䧴,鳥名。”⑵ 规划;计算。《説文•隹部》:“䧴,䧴度。”徐鎧繫傳:“䧴度,猶今言度支也。”桂馥義證:“《晋書•職官志》有度支尚書。”《玉篇•隹部》:“雉,䧴也。”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