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䇘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䇘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竹 部 10画 正文・未集上

正文・未集上

竹部

10画

U+41D8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胡誤切;《集韻》:胡故切,𡘋音護。說文》:所以收繩。

又,《正字通》:縣肉竹格。通作互。周禮・地官》:牛人供其牛牲之互。

又,竹名。僧贊寧《筍譜》:䇘筍味苦節疎,大於箭筍少許。山人採剝,以灰汁熟煑之,都爲金色,然後可食,苦味減而甘甚佳也。

康熙字典注解

〔䇘〕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䇘〕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互

〔䇘〕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ù] ⑴ 收绳的器具。⑵ 纺车的别名。⑶ 竹名。即苦笋。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