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䆘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䆘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穴 部 10画 正文・午集下

正文・午集下

穴部

10画

U+4198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烏甲切;《集韻》:乙甲切,𡘋音押 —— 入脉刺穴謂之䆘。

又,《字彙補》:子曷切,音䰖 —— 俗作拶。

康熙字典注解

〔䆘〕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穴部

〔䆘〕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uán、yā,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穴、甲

〔䆘〕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ā] ⑴ 用针刺穴位。《説文•穴部》:“䆘,入衇刺穴謂之䆘。”段玉裁注:“蓋古醫經之言。”⑵ 窄小而突起貌。《齊民要術•養牛馬驢騾》:“當陽鹽中間,脊骨欲得䆘。”石聲漢校釋:“䆘,意思是窄小而突起。” [zā] ⑴ 同“拶”。《字彙補•穴部》:“䆘,俗作拶。”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