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不识泰山的意思
有眼不识泰山的意思解释
泰山:我国的名山;在山东省境内。有眼睛;却不认得地位很高或本领很大的著名人物。
例句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到如今你拿他当古董铺老板看待,真正'有眼不识泰山'了!”
正音“识”,不能读作“shì”。
辨形“泰”,不能写作“秦”。
辨析有眼不识泰山和“有眼无珠”;都含有“见识浅陋;不识人”的意思。但有眼不识泰山偏重在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著名人物;还可用来指责或嘲讽人。不作为骂人话;“有眼无珠”比喻对人或事物没有识别能力;不限于人;更不限于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可用作骂人话。
谜语看见岳父不搭腔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用于自谦的客套话。
典故宋朝时期,东京禁军拳棒教头王进的父亲王升曾经棒打小流氓高俅。10年后高俅官至殿帅府太尉,直接管辖王进。高俅为报一棒之仇把王进抓来打一顿。王进连夜携全家逃到史家庄,史进有眼不识泰山,还是史父识英雄,让史进拜王进为师。
有眼不识泰山的词典解释
词语解释
有眼不识泰山[ 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
⒈ 比喻看不出才高、位高及有价值的人。
例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水浒传》
英have eyes but fail to see mount Tai-shan; entertain angel unawares;
引证解释
⒈ 喻见闻浅陋,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常用作向对方赔礼道歉,自责礼貌不周或多有冒犯的客套话。
引《水浒传》第二三回:“那大汉听得是 宋江,跪在地下,那里肯起,説道:‘小人有眼不识 泰山 !一时冒凟兄长,望乞恕罪。’”
《儒林外史》第十五回:“匡超人 听了这话,慌忙作揖,磕下头去,説道:‘晚生真乃有眼不识 泰山 !’”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十回:“二先生 拉着 老武 激动地说:‘好恩人哩!呃,真是有眼不识 泰山 呀!’”
国语辞典
有眼不识泰山[ yǒu yǎn bù shì tài shān ]
⒈ 比喻不知礼敬或认不出权贵者。
引《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喻世明言·卷五·穷马周遭际卖?媪》:「有眼不识泰山,望乞恕罪。」
有眼不识泰山造句
1.我是一个有眼不识泰山的小人,罪该万死。
2.我尊敬的森林主人,我老虎是有眼不识泰山请您饶吧!
3.我是一个有眼不识泰山的小人,罪该万死。
有眼不识泰山的翻译
- have eyes but fail to see Taishan Mountain
- 眼(め)はあっても立派(りっぱ)な人物(じんぶつ)を知(し)らな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