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 › 司马昭之心的意思

司马昭之心的意思

拼音sī mǎ zhāo zhī xīn

注音ㄙ ㄇㄚˇ ㄓㄠ ㄓ ㄒ一ㄣ

繁体司馬昭之心

近义词 路人皆知

司马昭之心的意思解释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例句清 梁启超《新民论 论民族竞争之大势》:“岂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见者耶?”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典故司马懿杀了曹爽,掌握了魏国实权。他死后,他儿子司马师又掌了权。司马师对反对他的大臣大开杀戒,废除了魏少帝曹芳,改立曹髦。对不服从的地方势力东征西讨。司马师死后,他弟弟司马昭做了大将军。司马氏父子三人,一个比一个厉害,一个比一个专横。魏帝曹髦忍耐不住了。

有一天,曹髦对三个近臣说:“司马昭的野心,过路人都知道了,我不能再忍受了。今天和你们一起去讨伐他。” 从怀里掏出一道写好的诏书,扔在地上,说:“我已经下了决心,就是拼个死也不怕。”说完他进宫去了。这三个近臣当中,有两个人马上溜出去向司马昭报信。当二十岁的曹髦集合了宫内的禁卫军和侍从太监,吵吵嚷嚷的从宫里杀出来,就被司马昭的人马保围。曹髦最后被杀。

司马昭之心的词典解释

词语解释

司马昭之心[ sī mǎ zhāo zhī xīn ]

⒈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调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舆卿﹝等﹞自出讨之。'”按,司马昭继其兄师任魏大将军,专国政,日谋代魏。后因以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引证解释

⒈  按, 司马昭 继其兄 师 任 魏 大将军,专国政,日谋代 魏。后因以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高贵乡公 卒” 裴松之 注引《汉晋春秋》:“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 王沉 、尚书 王经 、散骑常侍 王业,调曰:‘ 司马昭 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舆卿﹝等﹞自出讨之。’”
梁启超 《新民说·论民族竞争之大势》:“德 相 俾士麦 宗教思想最浅薄之人也,其在本国剥夺教徒之特权,风行雷厉,不遗餘力。至其在 中国 也,乃与 法 人争罗马教护教之名义,岂所谓 司马昭 之心,路人皆见者耶?”
《人民文学》1978年第5期:“制造‘黑线专政’论的 司马昭 之心,不是一清二楚了吗?”

国语辞典

司马昭之心[ sī mǎ zhāo zhī xīn ]

⒈  (歇后语)​路人皆知。三国魏曹髦在位时,大将军司马昭蓄意篡夺帝位,专擅国政,自为相国,后髦封昭为晋公,加九锡,昭佯辞不受。曹髦愤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见。

《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纪》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后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野心。《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安惇传》:「无君之恶,同司马昭之心;擅事之迹,过赵高指鹿为马。」

司马昭之心造句

1., 小姐,赵珏谋叛,行迹昭彰,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故今前往襄阳王府,无异于飞蛾赴火,自陷龙潭虎穴,凶险非同寻常。

2.B君:“江师兄啊……我记得物理系的傅蔷薇不是经常来我们文学院找他么?真不知道安的啥心?”,a君:“司马昭之心呗。”,安宁:“其实……蔷薇以前是姓司马的。”,“……”。顾西爵

3.十年动乱中,“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野心有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之心的翻译

    暂无翻译信息

司马昭之心成语接龙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