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 › 秦庭之哭的意思

秦庭之哭的意思

拼音qín tíng zhī kū

注音ㄑ一ㄣˊ ㄊ一ㄥˊ ㄓ ㄎㄨ

繁体秦庭之哭

近义词 包胥之哭

秦庭之哭的意思解释

原指向别国请求救兵。后也指哀求别人救助。

例句我只能用下策,派人向绵竹(刘宇亮)作秦庭之哭。(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三章)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乞求别人援救。

典故春秋时期,诸侯混战,吴国进攻楚国,楚国大败。楚国大臣申包胥前往秦国求救,秦哀公举棋不定,迟迟不发兵救楚。申包胥“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深受感动,就答应出兵救援楚国。

秦庭之哭的词典解释

词语解释

秦庭之哭[ qín tíng zhī kū ]

⒈  春秋时,吴国进攻楚国,楚臣申包胥奉命到秦国求援,在秦庭倚墙而哭,历七日夜哭声不绝,秦王遂出兵援楚。见《左传·定公四年》。后用为乞求别人援救之典。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时, 吴国 进攻 楚国,楚 臣 申包胥 奉命到 秦国 求援,在 秦 庭倚墙而哭,历七日夜哭声不绝, 秦王 遂出兵援 楚。见《左传·定公四年》。后用为乞求别人援救之典。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鬼同 曹 社之谋,人有 秦 庭之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禽侠》:“三年而巢不移,则报仇之计已决;三日不返,其去作 秦 庭之哭可知矣。”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三二章:“卢象升 沉默一阵,叹口气说:‘ 伯祥,你的主意虽是上策,但我实不能用,我只能用下策,派人向 绵竹 作 秦 庭之哭。’”

国语辞典

秦庭之哭[ qín tíng zhī kū ]

⒈  春秋时,吴国入侵楚国,楚臣申包胥向秦国乞援,在秦国朝廷倚墙而哭,历七日夜,终于感动秦君出兵救援。见《左传·定公四年》。后用以指向异国哀求救援,或哀求别人帮助。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鬼同曹社之谋,人有秦庭之哭。」

秦庭之哭造句

暂无造句信息

秦庭之哭的翻译

    暂无翻译信息

秦庭之哭成语接龙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