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 ›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意思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意思

拼音qìng fù bù sǐ,lǔ nàn wèi yǐ

注音ㄑ一ㄥˋ ㄈㄨˋ ㄅㄨˋ ㄙˇ,ㄌㄨˇ ㄋㄢˋ ㄨㄟˋ 一ˇ

繁体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意思解释

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

例句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战犯不除,国无宁日。这个道理,难道现在还不明白么?(毛泽东《南京政府向何处去?》)

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典故公元前662年,鲁庄公死去。在庄公同母弟弟公子友的支持下,公子般当了国君。庄公的异母弟弟庆父,是个贪婪残暴、权欲熏心的人,企图自己成为国君,公子般即位不到两个月,便被他派人杀死。支持公子般的公子友逃往陈国。庆父派人杀死公子般后,另立阂公当国君。由于他制造内乱,激起了鲁国百姓极大的愤慨。但庆父我行我素,继续制造内乱,企图混水摸鱼,以致把鲁国闹得不太平。齐桓公便派大夫仲孙湫到鲁国去了解情况。不久,仲孙湫把了解到的鲁国情况向齐桓公作了报告,并下结论说:“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事实果然如此。过了一年,庆父又杀死了鲁阂公。两年之内,鲁国两个国君被杀,使鲁国的局势陷人了严重的混乱之中,百姓们对庆父恨之入骨。庆父见在鲁国实在无法再呆下去了,便逃往莒国。鲁僖公继位后,知道庆父这个人继续存在,对鲁国是个严重的威胁,便请求莒国把庆父送回鲁国。庆父自知罪孽深重,回到鲁国没有好下场,便在途中自杀了。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词典解释

词语解释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qìng fù bù sǐ,lǔ nàn wèi yǐ ]

⒈  庆父:鲁庄公的弟弟。庆父不死,鲁国的祸乱就平息不了。比喻不除掉罪魁祸首,就不会有安宁。

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晋书·李密传》

Qing Fu is done away with,the crisis in the state of Lu will not be over—there will always be trouble until he who stirs it up is removed;

引证解释

⒈  庆父,春秋 鲁庄公 弟。 庄公 去世, 子般 即位。

庆父 使圉人杀 子般 立 闵公,后又杀 闵公 而奔 莒。时 齐 大夫 仲孙湫 吊 鲁 回来,对人说:“不去 庆父,鲁 难未已。”
事见《左传·闵公元年》、《史记·鲁周公世家》。后常以 庆父 喻祸根,以“庆父 不死, 鲁 难未已”喻祸根不除,不得安宁。 《晋书·孝友传·李密》:“出为 温 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 庆父 不死, 鲁 难未已。’”

国语辞典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qìng fǔ bù sǐ lǔ nàn wèi yǐ ]

⒈  春秋鲁国人庆父,于庄公死后,欲篡位而两弑嗣君,致使鲁国动荡不安,齐大夫仲孙湫乃有「不去庆父,鲁难未已」之语。见《左传·庄公三十二年、闵公元年》。后以喻首恶不除,则祸乱不能平息。

《晋书·卷八十八·孝友传·李密传》:「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造句

暂无造句信息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翻译

    1. Qing Fu is done away with,the crisis in the state of Lu will not be over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成语接龙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