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箸代筹的意思解释
原意是借你前面的的筷子来指画当前的形势。后比喻从旁为人出主意,计划事情。
例句借箸代筹一县策,纳楹闲访百城书。(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
用法作谓语;指代人出主意。
典故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与项羽争执不下时,谋士鹂食其也没有别的好办法,这时张良进来拜谒。刘邦问怎样才能尽快战胜西楚霸王项羽。张良见刘邦桌上有筷子,就拿起筷子在桌上画起来,指点江山。刘邦顿时茅塞顿开、喜笑颜开。
借箸代筹的词典解释
词语解释
借箸代筹[ jiè zhù dài chóu ]
⒈ 楚汉相争之际,郦食其劝刘邦立六国之后共同攻楚。张良求见,说:“若从此计,你的帝业就完了。请借你的筷子,让我将天下大势指划给你看。”见《史记·留侯世家》。后以“借箸代筹”为出谋划策之典。
国语辞典
借箸代筹[ jiè zhù dài chóu ]
⒈ 箸,筷子。筹,筹划。「借箸代筹」指借所用的筷子当筹码来计量规划。语本后比喻代人谋划策略。
引《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张良从外来谒。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郦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
例如:「如果经理如不嫌弃,我愿借箸代筹,略尽棉薄之力。」
借箸代筹造句
1.天心子道长借箸代筹,给熊储勾勒了一幅战略远景图,然后就飘然下山而去。
2.果真如此,比日本更小的*弯,就是举全岛之力也无法抚平此种伤痛,又岂是方圆50千米内的民众可以借箸代筹,决定是否准许兴建核电厂。
借箸代筹的翻译
- make a plan for somebody else
借箸代筹成语接龙
暂无成语接龙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