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喻户晓的意思
家喻户晓的意思解释
喻:明白;晓:知道。家家都清楚;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例句与其作不能行远不能普及之秦汉六朝,不如作家喻户晓之《水浒》《西游》文字也。(胡适《逼上梁山》)
正音“喻”,不能读作“yú”。
辨形“喻”,不能写作“谕”。
辨析(一)家喻户晓和“妇孺皆知”;都含有“人们都知道”的意思。但家喻户晓强调“各家各户”都知道;“妇孺皆知”强调“妇女孩子”都知道。(二)家喻户晓和“众所周知”意义相近;但家喻户晓偏重在各家各户都知道;比“众所周知”更深入一步;“众所周知”不一定是人人都知道。
谜语人人都知道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广为流传。
典故汉朝人编的一部《烈女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个名叫梁姑的女子,一天,她的房屋不慎失火。她哥哥的一个小孩和她自己的两个小孩,都在屋里。她冒火冲进屋去,本来想先抢救她哥哥的小孩,可是抢出一看,却是自己的一个孩子。这时,火势已猛,没法再进去了。她急得双脚直跳,捶胸大哭道:“这怎么得了呀!我不是要背上自私的恶名了吗?我姓梁的岂能‘户告人晓’,让人骂呢?我还有什么脸面见人啊!……”说着,不顾一切,投身火海,最终被火烧死了。
这里的“户告人晓”是“家家互相传告,人人都知道”的意思。后来又有人写作“家至户晓”是“家家都传到,户户都知道”的意思。逐渐地,就变成今天的“家喻户晓”了。
家喻户晓的词典解释
词语解释
家喻户晓[ jiā yù hù xiǎo ]
⒈ 家家都知晓,众人都明白。
英widely known;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家諭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谓人人皆知。
引《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朱熹 集注引 宋 程颐 曰:“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之尔。”
宋 楼钥 《缴郑熙等免罪》:“以言求人,曾未闻有所褒表,而据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諭户晓,必有轻议于下者。”
清 薛福成 《请豁除旧禁招徕华民疏》:“约章初立之时,未及广布明文,家喻户晓。”
毛泽东 《镇压反革命必须实行党的群众路线》:“利用电影、幻灯、戏曲、报纸、小册子和传单作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国语辞典
家喻户晓[ jiā yù hù xiǎo ]
⒈ 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事情、名声传布极广。
引《镜花缘·第八一回》:「今日之下,其所以家喻户晓,知他为忠臣烈士,名垂千古者,皆由无心而传。」
《情变·第四回》:「一人传十,十人传百,区区一个八里铺,能有多大地方,不到几天,便传得家喻户晓。」
反遁世无闻
家喻户晓造句
1.诸葛亮是中国家喻户晓人物,他那可歌可泣英勇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在他身上有着一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真的是当之无愧。
2.黄光裕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但他一直比较低调。
3.学步桥是古城邯郸十大景观之一,是邯郸宝贵的历史遗产,特别是“邯郸学步”这个典故,更是家喻户晓。现在学步桥已经建成了一个带状公园,更成了人们早晚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4.些为拯救灾民而牺牲得人名解放军值得我们仰慕,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家喻户晓的雷锋就是榜样!
5.坚持奋斗的人生,在每个人看来,也许很积极,很宝贵。在大街上,每个人为着自己的人生,事业。在奋斗,在努力,在坚持。可是又有几个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又有几个能拼搏,奋斗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6.登革热的防范倡导要做到家喻户晓,才能真正收到效果。
7.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8.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家喻户晓。
9.尽管skype的服务家喻户晓以至于skype都用作成动词使用了,但该公司却一直没办法向用户收取诸如与手机通话这类额外服务的费用。
10.芦荟是家喻户晓的美容植物,它的样子既像海星,又像八爪鱼。芦荟的枝叶很厚实,一圈包着一圈,最里面的新叶子颜色是翠绿的,最外面那老叶颜色最深,有几片快枯萎的已经要脱离泥土了!
家喻户晓的翻译
- known to all
- извéстно всем
- どの家(いえ)にも知(し)れわたっている
- weit und breit bekannt(in Stadt und Land bekannt)
- connu de chaque famille(comme tout le monde le sa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