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微杜渐的意思
防微杜渐的意思解释
防:提防;防止;微:微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起始、发展。在错误、坏事、不良风气等刚刚露苗头时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例句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元史 张桢传》)
辨形“微”,不能写作“徽”。
辨析防微杜渐与“防患未然”有别:防微杜渐是讲在事物刚有苗头时采取措施制止其发展;但也可用于一般事物现象上:“防患未然”指在事前采取措施预防灾祸的发生;只用在有严重恶果的事情上。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典故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
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防微杜渐的词典解释
词语解释
防微杜渐[ fáng wēi dù jiàn ]
⒈ 当坏事、坏思想、坏作风刚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下去。
英arrest what seems to be the begining of an unwholesome trend; check erronrous ideas at the outset;
引证解释
⒈ 在错误或坏事刚萌发时,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引《宋书·吴喜传》:“且欲防微杜渐,忧在未萌。”
明 陆采 《怀香记·鞫询香情》:“自家不能防微杜渐,却怨谁来?”
夏衍 《心际》第二幕:“在起初的时候,最要防微杜渐。”
国语辞典
防微杜渐[ fáng wéi dù jiàn ]
⒈ 防备祸患的萌芽,杜绝乱源的开端。谓防患于未然。晋·韦?〈启谏冉闵〉:「请诛屏降胡,去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宋·苏轼〈论周穜擅议配享自劾劄子〉:「防微杜渐,盖有深意。」也作「杜渐防萌」。
近防患未然
反养痈遗患
防微杜渐造句
1.为政要防微杜渐,消弭乱源,才能安定政局。
2.为了避免*品对青少年身心所造成的损害,我们应该防微杜渐,事先做好预防的教导与宣传工作。
3.这些调查十分奏效,既可防微杜渐,避免行政出现严重失误,亦可解决基本问题,防止日后有同类的投诉。
4.对于疾病,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应该防微杜渐,免得病入膏肓,不治身亡。
5.对于疾病,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应该防微杜渐,免得病入膏肓,不治身亡。
6.这个小金库的问题乍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可这就是腐败的苗头。我们必须防微杜渐坚决取缔,以免酿成大祸。
7.充分认识货币政策效应的时滞问题,借鉴美联储运用防微杜渐、先发制人的前瞻性策略,寻求敏感性较好的先行指标,及时把握宏观经济的转折点,避免“临阵磨刀”使经济出现剧烈的波动或“大震”。
8.要体认运动员有生涯转换的危机,并从教育的方式中防微杜渐、转化危机。
9.任何事情都应防微杜渐,避免大错误的发生。
10.科恩中校认为这是梅杰少校的中队里开始出现的一种不健康的倾向。为了防微杜渐,他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防微杜渐的翻译
- be precautious beforehand
- пресекáть в сáмом зарóдыше
- 悪事(あくじ)を未然(みぜん)に防ぐ
- einen Fehler beseitigen,bevor er folgenschwer geworden ist
- couper le mal à sa racine(guetter le moindre indice du mal pour en contrecarrer le développ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