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礼膜拜的意思
顶礼膜拜的意思解释
顶礼:头、手、足五体俯伏在菩萨足下叩拜;膜拜:举手加额;长跪而拜。原是佛教最高的敬礼方式;表示恭敬和畏服。后来形容对人崇拜恭敬到了极点。
例句这句话传扬开去,一时哄动了吉州百姓,扶老携幼,都来顶礼膜拜。(清 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回)
正音“膜”,不能读作“mò”。
辨形“膜”,不能写作“模”。
辨析顶礼膜拜和“五体投地”;都表示“崇敬”。但顶礼膜拜偏重在“崇”;表示极其崇拜;“五体投地”偏重在“敬”;表示极其敬佩;并也可用来表示崇拜的程度。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顶礼膜拜的词典解释
词语解释
顶礼膜拜[ dǐng lǐ mó bài ]
⒈ 顶礼:跪伏于地,以头碰及所崇敬者之足。膜拜:两手加额,长跪而拜。均为佛教徒最尊敬的跪拜礼节。比喻崇拜得五体投地。
例又添一个青年女子,顶礼膜拜,行状举止,仿佛慧娘。——《荡寇志》
这个批评家…也应该对那些向他顶礼膜拜的音乐家们传达他那以救世主自居的关于爵士音乐尽善尽美的幻想。
英kneel and worship (usually at temples); prostrate oneself in worship; make a fetish of;
引证解释
⒈ 谓虔诚地跪拜。是佛教徒拜佛时的最敬礼。
引《痛史》第二十回:“这句话传扬开去,一时哄动了 吉州 百姓,扶老携幼,都来顶礼膜拜。”
玛拉沁夫 《活佛的故事》:“他们深躬腰身,随时准备跪下去顶礼膜拜。”
《十月》1981年第6期:“波朗 本人就坐在殿堂的正位上,接受来庆贺的各寨百姓的顶礼膜拜。”
⒉ 形容崇拜得五体投地。
引清 邹容 《革命军》第三章:“为除祸害而求幸福,则是为文明之革命。此吾同胞所当顶礼膜拜者也。”
邹韬奋 《学生救亡运动》:“记者为着民族解放的前途,要对你们这先锋队顶礼膜拜,致最诚挚的无上敬礼!”
国语辞典
顶礼膜拜[ dǐng lǐ mó bài ]
⒈ 顶礼,五体投地,以头顶礼佛足。膜拜,举两手伏地跪拜。顶礼膜拜指崇拜到了极点。
引《荡寇志·第四四回》:「再看时,塔顶忽全,那老僧前面,又添一个青年女子,顶礼膜拜,行状举止,仿佛慧娘。」
《痛史·第二六回》:「汉人不准骚扰,虽一草一木亦不准动。此令一下,合城汉人无不香花灯烛,顶礼膜拜。」
顶礼膜拜造句
1.无数民众顶礼膜拜,清风观香火空前鼎旺,清风子的美誉更是响彻九州,其救死扶伤的事迹更是被传为佳话,广为流传。
2.湄州岛位于福建沿海的湄州湾口,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是世界各地妈祖信众魂牵梦萦、顶礼膜拜的圣地,被誉为“东方麦加”。
3.几乎等同于图腾一般的存在,几乎生活在祭龙大陆的人类顶礼膜拜的只有一种,那就是龙。
4.石锋瞬间热泪满面,这刀帝自述对他来说,有种莫名的魔力,在初时相见,就有种陌生的熟悉感,还有一股可让他顶礼膜拜的冲动。
5.位于山西五台县东北、高居海拔两千四百八十五公尺至三千五十八公左右的五台山,是中国历朝顶礼膜拜的佛教圣地。
6.清代女诗人皈依佛道、顶礼膜拜仙佛的情况很普遍,这多是她们在遭遇了人生大变故、生活极不如意的境况下发生的。
7.虽然赵钢镚惊讶于娜美的牛逼,但是眼下还真不是顶礼膜拜的时候z aojv.com。
8.伸入湖心的扎西半岛上有扎西寺,虔诚的喇嘛教徒们不辞辛劳采这里进香,向念青唐古拉神山和纳木错圣湖顶礼膜拜。
9.所谓自暴自弃,并不在于智力、想象力和勇气的枯竭,而在于当事人已经不打算对这种枯竭加以掩饰。自暴自弃的最高表现形式并不是枯竭或者对枯竭的不加掩饰,而是通过集体的怀抱来升华这种枯竭,赞美这种枯竭,顶礼膜拜这种枯竭。
10.竟有一种想要顶礼膜拜冲动,而其额头上的太极印记更是让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顶礼膜拜的翻译
- bend the knee in worship
- зéмно клáняться
- sich vor jm/etwas ehrerbietig verbeugen(jm zu Füβen lieg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