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的组词
邓组词的词语有那些?
答:邓字的常见组词有:邓散木、邓山、邓林、邓小平、阴邓、白邓邓、吴邓、邓浆、邓亚萍、邓家铜山、滴滴邓邓、邓颖超、邓子恢、冯邓、邓邓呆呆、涎眉邓眼、邓尉、邓石如、惭邓禹、不邓邓、邓沙、邓虏沦敦、邓攸忧、邓萧、邓橘、邓拓、邓攸无子、涎邓邓、邓艾吃、邓恩铭、邓氏铜山、邓小平文选、邓廷桢、尘邓邓、呆呆邓邓、马邓、耿邓、邓稼先、邓穴、邓家无子、扑邓邓、邓邓浑浑、邓通、邓友梅、邓通山、邓艾、迷丢没邓、邓演达、邓师、邓世昌、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来查看组词信息。
含有邓的词语和解释
| 词语 | 解释 |
|---|---|
| 涎眉邓眼 | 涎眉邓眼 [ xián méi dèng yǎn ] ⒈ 犹嬉皮笑脸。 |
| 白邓邓 | 白邓邓 [ bái dèng dèng ] ⒈ 翻白眼的样子。 |
| 邓通山 | 邓通山 [ dèng tōng shān ] ⒈ 同“邓氏铜山”。 |
| 邓艾吃 | 邓艾吃 [ dèng ài chī ] ⒈ 《三国志·魏志·邓艾传》:“﹝邓艾﹞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后即以“邓艾吃”谓人口吃。 |
| 邓林 | 邓林 [ dèng lín ] ⒈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树林。比喻荟萃之处,聚汇之所。古地名。 |
| 邓散木 | ⒈ 书法家,篆刻家。原名铁,字钝铁,号粪翁、无外居士、郁青道人等,上海人。曾创办南离公学。1955年应邀至北京书写字帖。其书法气雄力厚,各体皆精;篆刻雄浑朴茂,大气磅礴。亦工诗。著有《篆刻学》、《中国书法演变简史》等。 |
| 邓中夏 | 邓中夏(鄧中夏) [ dèng zhōng xià ] ⒈ (1894-1933)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南宜章人。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参加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共产主义小组。1922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次年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5年领导省港大罢工。曾任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江苏省委、广东省委书记。1933年被捕遇害。 |
| 邓拓 | 邓拓(鄧拓) [ dèng tuò ] ⒈ (1912-1966)新闻工作者。原名子健,福建闽侯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曾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晋察冀日报》社长、新华社晋察冀分社社长。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著有《燕山夜话》、《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 |
| 邓浆 | 邓浆 [ dèng jiāng ] ⒈ 古代制造陶瓷器物时,将陶土原料过滤极细的一种工艺。邓,用同“澄”。 |
| 邓恩铭 | 邓恩铭(鄧恩銘) [ dèng ēn míng ] ⒈ (1901-1931)一作“邓恩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贵州荔波人。水族。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初参与建立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同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曾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山东省委书记,领导全省工农运动和统战工作。1928年12月被捕,1931年被杀害。 |
| 昏邓邓 | 昏邓邓 [ hūn dèng dèng ] ⒈ 形容昏暗。 |
| 邓惠 | 邓惠 [ dèng huì ] ⒈ 春秋郑国人邓析与战国时宋国人惠施的并称。二人均以善辩着称。后用以代指善辩者。 |
| 邓氏铜山 | 邓氏铜山 [ dèng shì tóng shān ] ⒈ 《史记·佞幸列传》载,汉文帝赐宠臣邓通以蜀郡严道铜山,得自铸钱,而致巨富。后以“邓氏铜山”指财源或致富之资。 |
| 黑邓邓 | 黑邓邓 [ hēi dèng dèng ] ⒈ 稀里糊涂。 |
| 邓邓呆呆 | 邓邓呆呆 [ dèng dèng dāi dāi ] ⒈ 呆笨迟钝貌。邓,用同“钝”。 |
| 邓亚萍 | 邓亚萍(鄧亞萍) [ dèng yà píng ] ⒈ (1974- )乒乓球运动员。河南郑州人。女。1992、1996年在第二十五届、二十六届奥运会上均获女子单打、女子双打金牌。从1989年起在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三、四十四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分别获得女子单打、女子双打和女子团体九枚金牌。至今共获十八个世界冠军,成为世界乒乓史上第一个集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三大赛事女单金牌于一身的运动员。 |
| 尘邓邓 | 尘邓邓 [ chén dèng dèng ] ⒈ 尘土弥漫之状。 |
| 邓攸忧 | 邓攸忧 [ dèng yōu yōu ] ⒈ 同“邓攸无子”。 |
| 邓萧 | 邓萧 [ dèng xiāo ] ⒈ 邓禹与萧何的并称。邓禹,新野人,与汉光武帝刘秀同乡;萧何,沛县人,与汉高祖刘邦同乡。两人均以佐命功封侯。 |
| 邓子恢 | ⒈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福建龙岩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领导闽西起义,并参与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财政人民委员、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兼第四师政委、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第二政委。参与组织苏中、淮海和解放中南等战役。建国后,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中共第七至九届中央委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