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𡘋苦骨切,音窟。《博雅》:大也。《說文》:大頭也。
义又,《倉頡篇》:相抵觸也。
义又,《廣雅》:𨢄也。
义又,獨處貌。張衡〈思𤣥賦〉:顝羈旅而無友兮,余安能乎留兹。
又,《廣韻》:口猥切,音磈 —— 首大骨。
又,口瓦切,跨上聲 —— 髁貌。
又,《廣韻》:苦回切;《集韻》:枯回切,𡘋音恢 —— 亦大頭也。
康熙字典注解
〔顝〕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頁部。
〔顝〕字拼音是ku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骨、頁。
〔顝〕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kuī] ⑴ 大头;头骨大。⑵ 丑。⑶ 独:“~羁旅而无友兮,余安能乎留兹?”⑷ 相抵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