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頹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頹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tuí

頁 部 16画 正文・戌集下

正文・戌集下

頁部

16画

U+9839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杜回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回切,𡘋音魋。玉篇》:頰下。又,《六書故》:首禿也。

又,《廣韻》:暴風也。通作穨。詩・小雅》:維風及頹。爾雅・釋天》:焚輪謂之穨。【註】暴風從上下。

又,《爾雅・釋訓》:虺頹,病也。通作隤。詩・周南》:我馬虺隤。【註】馬退不能升之病也。說文》作穨,《集韻》作𫵒

又,順也。禮・檀弓》:拜而後稽顙,頹乎其順也。【註】頹,順也。【疏】頹然不逆之意也。

又,墜也。禮・檀弓》:泰山其頹乎。又,《廣雅》:懷也。司馬相如〈長門賦〉:無面目之可顯兮,遂頹思而就牀。【註】言懷其思慮而就牀也。

又,水下流也。史記・河渠書》:水頹以絕商顏。【註】下流曰頹;商顏,山名。

康熙字典注解

〔頹〕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頁部

〔頹〕字拼音是tu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禿、頁

〔頹〕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uí] ⑴ 同“颓”。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