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韓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韓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hán

韋 部 17画 正文・戌集中

正文・戌集中

韋部

17画

U+97D3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集韻》:胡安切;《韻會》、《正韻》:河干切,𡘋音寒。說文》:井垣也。从韋取其帀也,幹聲。

又,國名。詩・大雅》韓奕〔箋〕:韓,姬姓之國也,後爲晉所滅,故大夫韓氏以爲邑名。左傳・桓三年》:韓萬御戎。韻會》:曲沃桓公之子萬,食邑于韓,後分晉爲國。

又,三韓,國名,辰韓、示韓〔卞韓〕、馬韓也。見《後漢・光武紀》。

又,《廣韻》:姓也。韻會》:秦滅韓,以國爲氏。

又,叶胡千切,音焉。孫楚〈白起贊〉:神機電斷,氣齊卒然;南折勁楚,走魏禽韓。

說文》本作𩏑,《集韻》亦作榦、幹。

康熙字典注解

〔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韋部

〔韓〕字拼音是há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龺、韋

〔韓〕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án] ⑴ 见“韩”。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