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鏜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鏜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金 部 19画 正文・戌集上

正文・戌集上

金部

19画

U+93DC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土郎切;《集韻》、《韻會》、《正韻》:他郎切,𡘋音湯。說文》:鐘鼓之聲。詩・邶風》:擊鼓其鏜。【傳】鏜然,擊鼓聲也。

又,《韻會》亦作闣。摯虞〈思遊賦〉:闣𦐇兮識故居。

又,《集韻》亦作閶。司馬法》:鼓聲不過閶。

又,《廣韻》:以鐵貫物也。

康熙字典注解

〔鏜〕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鏜〕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āng、tá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堂

〔鏜〕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āng] ⑴ 象聲詞。鐘鼓聲或鑼聲。《説文•金部》:“鏜,鐘鼓之聲。”⑵ 以鐵貫物。《廣韻•唐韻》:“鏜,以鐵貫物。”⑶ 樂器名,即小鏜鑼。 [táng] ⑴ 加工機械零件內孔的一種方法,工件固定在工作臺上,刀具裝在鏜杆上伸入孔內旋轉切削。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