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鋤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鋤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chú

金 部 15画 正文・戌集上

正文・戌集上

金部

15画

U+92E4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士魚切;《集韻》:牀魚切,𡘋音鉏。左傳・僖三十三年》〔註〕:耨,鋤也。【釋文】本又作鉏。楚辭・卜居》: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釋名》:鋤,助也,去穢助苗長也。

又,《集韻》:狀所切 —— 與鉏同。鉏鋙亦作鋤鋙。

康熙字典注解

〔鋤〕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鋤〕字拼音是chú,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助

〔鋤〕字造字法是形聲。从金,助聲。本义是鋤頭。一種長柄農具,其刀身平薄而橫裝,專用於中耕、除草、疏鬆植株周圍的土壤。

〔鋤〕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ú] ⑴ 弄鬆土地及除草的工具⑵ 耪,弄鬆土地及除草⑶ 剷除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