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鈐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鈐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金 部 12画 正文・戌集上

正文・戌集上

金部

12画

U+9210

𨥩

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 𨥩

唐韻》:巨淹切;《集韻》、《韻會》:其淹切,𡘋音箝。說文》:鈐𨬍,大犂也。一曰類耜。

又,《玉篇》:車轄也。

又,《廣韻》:兵鈐以閉房神府以備非常。

又,《廣韻》:鉤鈐,星名。前漢・天文志》:熒惑守房之鉤鈐。鉤鈐,天子之御也。【註】房爲天駟,其隂右驂旁有二星,曰鉤鈐,故曰天子御也。石氏《星經》:二星主法,明則羣臣奉職,天下道洽。孝經・內事》:昆弟親睦,則鉤鈐不離房。晉書・天文志》:鉤鈐主關籥,王者孝,則鉤鈐明。

又,山名。山海經》:西次二經之首曰鈐山。

又,鏁也。爾雅・序》:六藝之鈐鍵。【疏】鈐,鏁也。

又,揚子《方言》:矛,其柄謂之鈐。【註】巨巾反。

又,《集韻》:胡南切,音含 —— 釱也。

又,千尋切,音侵 —— 義同。

康熙字典注解

〔鈐〕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鈐〕字拼音是qiá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今

〔鈐〕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ián] ⑴ 见“钤”。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